住房刚性需求是客观存在,直接采取“三限”(限购、限贷、限价)从需求环节进行干预,虽然抑制了相当部分投资型需求,但却无情地把大批刚性需求排挤在楼市之外。而刚性需求的释放只是时间和地点问题,若“三限”持久存在,涉及范围更广,累积风险将不堪!
距今四千多年前,相传黄河流域洪灾频繁,民不聊生,舜帝命禹治水,禹注意汲取其父鲧治水的失败教训,改“堵”为“疏”,水患消除,国泰民安。
自去年1月始,国家对楼市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政策,可实际效果与现实房价依然存在差距。究其原因,本轮房价全国普涨的原因很多、很复杂,如:货币超发和居民财富增长激发购房欲;通货膨胀加剧投资需求;“土地财政”使开发成本居高难下;保障房长期缺位使商品房市场矛盾激烈。同时,家庭结构、人口流动及城镇化催生的刚性需求长盛不衰。住房刚性需求是客观存在,直接采取“三限”(限购、限贷、限价)从需求环节进行干预,无异于鲧之“堵”,虽然抑制了相当部分投资型需求,但却无情地把大批刚性需求排挤在楼市之外。而刚性需求的释放只是时间和地点问题,若“三限”持久存在,涉及范围更广,累积风险将不堪!
因此,楼市调控宜学习大禹治水,从多层次、多渠道解决住房问题。
首先,征收房地产持有税,分离自住型和投资型需求。当前,我国房地产税种设置“重流转、轻保有”,造成税负不公: 一方面流通环节税费都转嫁到购房者身上,抬升了新建商品房价格;另一方面,房地产保有环节税费种类少,税负轻,资源优化配置差,滋生了投资行为。同时,住房作为生活必需品,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和房价高涨的情况下,房型不能过大,也不鼓励买房用于投资升值。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向高端物业(指联排别墅、独立别墅或单套建筑面积超过144平方米)和多套住房(累计家庭人均建筑面积超出60平方米)拥有者征收房地产保有税,增加多套和高端物业持有者成本,有效识别和鼓励自住性需求,抑制过度投机。通过征收房地产持有税,增加国家财政收入,所得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,既减轻对土地财政依赖,也利于改善房地产偏紧的供给结构。
其次,拓宽投资渠道,疏导“炒房”需求,变直接投资为间接投资。目前我国投资渠道偏窄,垄断行业民间资本难以进入,实体经济不景,股市和楼市成为资本最好的避风港。相对于股市,楼市更具保值增值,资金自然大量涌入。简单的限制绝非上策,需用疏而不堵的方式将投资需求引导到更多地方。因此,只有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,让投资需求从房地产转移出去,才能有效疏导沉积在房地产市场的资金。此外,拓宽房企融资渠道,发展房地产信托基金和投资基金,开展抵押贷款证券化,疏导部分中长期资金直接投资房地产的需求,消除房地产对银行的依赖,降低金融风险,为流动资本寻找出路,从根本上遏制炒房冲动。
第三,发展非产权性住房,完善住房供应体系,让不同阶层住有所居。稳定房价,解决住房问题,需立足长远,充分调动市场中各种主体力量的积极性,建立和完善以商品房、保障房和租赁房并存的住房供应体系。一方面,预防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和腐败滋生,逐步减少或取消以产权出售为主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,代之以现金补贴或税费优惠,让有条件的中等收入群体到市场中去购置自己更满意的商品房。此外,大力发展非产权性住房,形成廉租房、公租房和商租房在内的以租房为主的供应体系。廉租房和公租房以政府为主,社会共同参与,实施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,不以租金赢利,提供给低收入者。商租房针对中高收入群体和其他有需求人士,租金按市场供求关系确定。为有效增加市场供给,激活掌握在有钱人手中的“空关房”,减少购房者对新建商品房的依赖,对于用作商租房出租或二手房出售的存量房(超过3年,不足5年),政府给予税收优惠,保障中低收入群体和因城镇化、人才流动加速而带来的庞大住房需求。
第四,帮助购房者树立科学的住房消费观。高房价不是中国的特产,但面对同样的问题,中外年轻人的选择截然相反。在发达国家,“租房”是常态,而中国人“房非买不能住”的观念根深蒂固。买房喜新厌旧,贪大求近,为买房,可以提前透支几代人的积蓄,可以简衣缩食,购房低龄化既折射出我们住房观念的落后,也反映社会保障的残缺。“蜗居”式的发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科学的消费观要注意引导年轻人打破“一房伴终身”的观念,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能力不断调整住房目标,通过以租代买、以旧换新、以小换大、以远换近等方式逐步实现自己的住房理想。
|